2007年9月28日 星期五

ALWAYS幸福的三丁目 (ALWAYS三丁目の夕日)



我很喜歡許多條線同時進行的電影,譬如像是「衝擊效應」、「萬惡城市」,當然「ALALWAYS三丁目の夕日」並沒有那麼複雜的劇情,但當中的故事可以互相獨立,也可以彼此影響著,我個人是很愛看這樣的設計。不過,我對於這部片的中文片名有點意見,硬是把片尾每個人看著夕陽映在剛落成東京鐵塔上的美景,換成了目前市場上熱門的「幸福」二字,感覺過於刻意地畫蛇添足。

##CONTINUE##在看電影的時候,我的情緒被很多雜事打擾,尤其是後座那位笑得太誇張的先生,以及眼角餘光一直注意在腳下亂竄的黑影。是的,我並沒有如眾人所說的頻頻拿衛生紙拭淚,而對於看「天崩地裂」都會哭的我來說,這是件不尋常的事。我很認真地思考了原因,我發現跟一些演員的表達方式有關。鈴木先生與龍之介有點漫畫式的演出,削減了不少後段感人戲中的張力。而另一方面,鈴木太太(藥師丸博子飾)平實地演出了那個時代人們的溫柔善良,反倒更深深地打動了我。

既然提到了藥師丸博子,我好想知道,有沒有人跟我一樣看過「新里見八犬傳」啊?記得當時看到最後,聽到電影主題曲響起(I don't want this night to end, don't say goodbye... 超好聽),眼淚像是水龍頭一樣的掉。奇怪,那個時候我才幾歲啊?而我真的知道自己在哭什麼嗎?

片中有一段,當六子不願意回家過年,鈴木太太拿著六子媽媽長期寄來的信,對她訴說一個作媽媽的心情。我突然想起了當年出國唸書的時候,看見我媽媽站在陽台上遠遠地揮揮手的畫面。我的家人們都不習慣把「愛」放在嘴邊,甚至「責罵」反倒是通常得到的第一個回應,我明白那種不捨,但有些時候我也同樣地難以消受。

常常聽起父母輩提起小時候的清苦,然後對照著現在可以過著有房子及三餐無虞的生活,他們臉上總會有稍稍欣慰的表情。人最怕是失去了希望,或者是沒有努力的方向,雖然我們不可能always「幸福」,但卻可以always看見一樣的「夕陽」。

日本人用這部片向當年辛苦打拼的那一代致敬,而我們學到的是,在任何低潮裡都要學習不要放棄 ─ 這是我們的權利,也是一種永遠無法逃避的責任。

2007年9月18日 星期二

無米樂 (Let it be)



久仰這部大名鼎鼎的紀錄片,但我卻是昨天才有緣看到。

##CONTINUE##下午一點正是肚子餓得咕咕叫的時間,但崑濱伯、崑濱嫂的出現完全吸引住我的眼光。兩個六、七十歲的老翁、老嫗鬥嘴鼓有什麼好看?我會說,他們臉上的笑容,滿滿的都是那些老夫老妻說不出的愛與疼惜,深陷的皺紋,是一起吃苦走過一輩子歲月留下的痕跡,怎麼會沒有年輕情侶滿口甜言蜜語美?怎麼會沒有短暫火花的速食愛情更動人?我想起我的父母親,也常常會因怒氣直衝腦門而對彼此說出很重的字眼,但前一陣子我爸胃出血住院,我媽成天眉頭深鎖,我才真正了解愛雖然是老一輩的人不擅長的表達方式,但他們卻一直實踐的很徹底。

我喜歡這個記錄片用人物刻畫的方式,把我們真的帶入了台南後壁鄉一群老農的生活裡。他們辛苦的工作,汗如雨下,付出與報酬不成比例,卻仍舊認份不已地堅持自己的崗位。這樣樂天知命的態度不見得每個人都會認同,因為不願意做改變可以說是擇善固執,也可以被解讀為不知變通。還好,每個人都有權利去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,只是用坦然的方式接受結果,卻不一定每個人都做得到。

我台語說得不好,而意涵較深的俚語我也不是很懂,那什麼是「無米樂」呢?套用片中崑濱伯的說法:「有時候晚上來灌溉,風清月朗,青翠的稻子,映著月光,很漂亮!心情好,就哼起歌來,雖然心情擔憂,不知道颱風會不會來,或病蟲害,也是無米樂,隨興唱歌,心情放輕鬆,不要想太多,這叫做無米樂啦!」這段話聽他帶著爽朗笑聲地唸起來十分有味道,我想起自己常常在出門前遇到大雨臉就垮下來,等的公車總是不來就抱怨連連,對照著農民跟大自然用所有收成來豪賭的壓力,我怎能不灑脫的多笑一點?

前一陣子白米炸彈客「楊儒門」的特赦炒得沸沸揚揚,但說真的,許多人可能早就對他當時的訴求漸漸淡忘。無米樂的老農是台灣農民的一種面相,但我相信有著不同困難與觀點的農民更不計其數。所以當我們沉浸在他們幽默樂觀的生命智慧裡,也千萬不要忘記WTO對他們的影響並未隨之消失,而我們每一個小小的個體,應該還是有能力為他們這群用台灣土地餵養我們的農民們做些什麼。

「工作這麼多,錢卻沒有這麼多,錢如果像泥巴這樣翻來翻去不知有多好」,崑濱伯的一句玩笑話,在2003年拍攝的時候或許沒那麼讓人感同身受,但在2005年上映兩年後的今天,實在是刺到很多人心中的痛。也許如他所說,這輩子抽到什麼牌就要做什麼樣的人?那我們要怎麼知道自己是抽到了什麼牌呢?還有,心情放輕鬆,不要想太多,可以達到無"米"也會樂的境界;那無"錢"呢?又有誰能教教我們無"錢"樂的方法?

Let it be... but troubles just keep coming...

真愛滿行囊 (je m'appelle Elisabeth)



有時候看我七歲的大姪女眼珠慧詰地轉啊轉,或是四歲小姪女犯錯時低頭羞卻的笑容,我總是會想,她們的小腦袋裡到底裝了些什麼。沒人教她們說哪些話會逗大人發笑?沒人教她們如何博得別人的原諒?但她們總是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。

##CONTINUE##小孩子的世界,或許比大人想像的要複雜的多。當片中的小女孩對身為精神科醫師的父親說:「我覺得我快要瘋了。」也許整部片要述說的主題,也不是單純地將法國女作家安娜維亞珊絲姬(Anne Wiazemsky)的暢銷作品「真愛滿行囊」(je m'appelle Elisabeth)搬上大螢幕那麼簡單。

看這部電影之前,我完全對故事不了解。在看的過程當中,坦白說我也不是很享受。一個10歲的小女孩,因為想要有個伴說說話,把從療養院逃出來的男病人(伊凡)藏在小木屋裡;而且為了不讓別人發現他,把說謊當作像是吃飯呼吸那樣自然;只因父親不願讓她養心愛的小狗,不能真正體會她寂寞的感受,居然拿起相框的碎玻璃片想自殺;當她已經得知伊凡不回療養院可能身陷危險,還一意孤行地帶著他與偷來的狗狗離家出走...我看完後十分納悶地走到門口的海報前搔著頭:「這是哪門子的真"愛"滿行囊啊!?」

回到家瀏覽「開眼」的網頁更是讓我傻眼,在劇情簡介最後有那麼一句,「再也沒有比這樣一份來自陌生人的愛和關懷,更教人感動的了!」看完我差點從椅子上滑下來。陌生人的愛和關懷?是寂寞衍生出的相濡以沫吧!我真懷疑,寫版的人跟我看的是同一部電影嗎?

也許原著小說的倒敘方式真的對"愛"這件事著墨比較多,不過就單純以電影來說,導演似乎做了取捨。小孩子的世界是個謎一般的過程,在天真無邪的笑容背後,可能已經有了大人般的深沉,但小孩子長大後,抹去了之前的記憶,又會試圖找回當時的單純。所以我覺得整部電影灰色的基調,對照著大人們的想要保留的童心,以及小孩們勉強自己變成大人的渴望,是為了勾勒出成長過程中,另一種真實無比的面貌。

我可以不喜歡這部電影,但卻沒辦法否認小孩子的心思真的很複雜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