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9月28日 星期五

ALWAYS幸福的三丁目 (ALWAYS三丁目の夕日)



我很喜歡許多條線同時進行的電影,譬如像是「衝擊效應」、「萬惡城市」,當然「ALALWAYS三丁目の夕日」並沒有那麼複雜的劇情,但當中的故事可以互相獨立,也可以彼此影響著,我個人是很愛看這樣的設計。不過,我對於這部片的中文片名有點意見,硬是把片尾每個人看著夕陽映在剛落成東京鐵塔上的美景,換成了目前市場上熱門的「幸福」二字,感覺過於刻意地畫蛇添足。

##CONTINUE##在看電影的時候,我的情緒被很多雜事打擾,尤其是後座那位笑得太誇張的先生,以及眼角餘光一直注意在腳下亂竄的黑影。是的,我並沒有如眾人所說的頻頻拿衛生紙拭淚,而對於看「天崩地裂」都會哭的我來說,這是件不尋常的事。我很認真地思考了原因,我發現跟一些演員的表達方式有關。鈴木先生與龍之介有點漫畫式的演出,削減了不少後段感人戲中的張力。而另一方面,鈴木太太(藥師丸博子飾)平實地演出了那個時代人們的溫柔善良,反倒更深深地打動了我。

既然提到了藥師丸博子,我好想知道,有沒有人跟我一樣看過「新里見八犬傳」啊?記得當時看到最後,聽到電影主題曲響起(I don't want this night to end, don't say goodbye... 超好聽),眼淚像是水龍頭一樣的掉。奇怪,那個時候我才幾歲啊?而我真的知道自己在哭什麼嗎?

片中有一段,當六子不願意回家過年,鈴木太太拿著六子媽媽長期寄來的信,對她訴說一個作媽媽的心情。我突然想起了當年出國唸書的時候,看見我媽媽站在陽台上遠遠地揮揮手的畫面。我的家人們都不習慣把「愛」放在嘴邊,甚至「責罵」反倒是通常得到的第一個回應,我明白那種不捨,但有些時候我也同樣地難以消受。

常常聽起父母輩提起小時候的清苦,然後對照著現在可以過著有房子及三餐無虞的生活,他們臉上總會有稍稍欣慰的表情。人最怕是失去了希望,或者是沒有努力的方向,雖然我們不可能always「幸福」,但卻可以always看見一樣的「夕陽」。

日本人用這部片向當年辛苦打拼的那一代致敬,而我們學到的是,在任何低潮裡都要學習不要放棄 ─ 這是我們的權利,也是一種永遠無法逃避的責任。

2 則留言:

匿名 提到...

去年金馬影展我最喜歡這部電影,喜歡那個年代人與人之間直接、單純、不隱藏的情感,尤其在這個大家都躲在電腦後面保護著自己的時候。即使物質不那麼豐富,小雪也可以光憑看著手指上的空氣戒指,就感受到愛情。

小雨兒 提到...

只是現在這個社會的氛圍,有時讓人不躲在電腦後面都不行──我也想念小時候那段單純歲月:上學一個人坐公車、走路都不害怕,偶爾吃到冰棒就會開心地一直咧嘴笑──人心被物質改變,還是我們原本就那麼複雜?